建議國家加強深海科技和裝備的頂層策劃,加大對相關核心技術的投入力度,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強大合力。
胡震
目前,我國“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三台深海載人潛水器已累計下潛超1380次,足跡遍布南海、、印度洋和,涉及科學調查、資源勘探、環境調查及深海打撈救助等多個領域。這三代潛水器正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不僅宣傳了我國在海洋開發利用與保護方麵的政策和做法,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同,也為全球共同保護海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履職第三年,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員胡震持續關注深海技術與裝備的發展。他結合我國多代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研製經曆,以及自身的工作調研和履職實踐,深入關注深海技術與裝備的產業化進程。
在2023年、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胡震先後就加快啟動深海裝備重大項目,設立深海技術科學領域國家實驗室,支持國產深海裝備的推廣應用,加快推進深海裝備技術體係化發展建言獻策,他的建議得到了科技部的積極回應。
今年兩會,胡震的關注點仍聚焦在深海技術與裝備的發展上,他提出三方麵建議:
#⠠一是建議國家加強深海科技和裝備的頂層策劃,形成更完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
#⠠二是加大對深海探測、深海資源開發利用、深海環境保護等相關核心技術的投入力度。
#⠠三是進一步完善深海裝備的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裝備與產業化體係,打通產學研用堵點,推動生產成果、科研成果共享,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強大合力。
顶: 3踩: 821Copyright © 2019 Powered by 【兩會聲音】胡震:加強深海裝備頂層策劃及基礎研究,禍起蕭牆網
评论专区